株洲市外国语学校

喜报:株外语文教师唐泽航获全国特等奖!

作者:赵诗涵    发布时间:2022/12/11 9:19:31    浏览:187

喜报:株外语文教师唐泽航获全国特等奖!

热烈祝贺

在2022年第八届全国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中,株洲市外国语学校优秀语文教师唐泽航执教展示课《昆明的雨》,荣获特等奖


上有味的语文课

参加第八届全国初中语文“跟着阅读学写作”课堂展示活动后记

P82K9145@JJC6AQWV3{HP@7.png

对一个教师来说,赛课最大的收获即突破自己。在本次活动中我突破自己之处即上了一堂有味的语文课。本次参赛的课例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,颇具语文味。

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自读课文《昆明的雨》。本节课需要结合《语文主题丛书》上的《故乡的食物》一文落实读写融合任务,也就是说,本课的定位为基于组文阅读的读写融合课。

让学生既读又写是本节课的第一难题,这一难题可通过找准融合点来解决。

一节课仅40分钟,既要教课文又要教选文,既要写作又要品评,有点难度,但若能找到四部分的融合点,做到详略得当、有机统一,问题就迎刃而解了。这个最巧妙的融合点是什么呢?借物抒情。

课文《昆明的雨》和《故乡的食物》都是汪曾祺先生的散文,《昆明的雨》通雨中的人、事、景、物表达作者对昆明的想念,《故乡的食物》通过写咸菜慈菇汤表达作者对故乡的怀念,都非常符合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。但是这节课需要的是“合”,《昆明的雨》所写事物实在太多,必须取舍,关照《故乡的美食》一文,那就把食物留下,把人、事、景舍去吧,毕竟《昆明的雨》为自读课文,舍去也未尝不可。组文阅读的结合点找到了,那读与写如何结合呢?想念与怀念都是汪曾祺先生心中的情愫,不如写写“美食中的情味”。

就这样,“借物抒情”这一融合点被梳理出来,课堂的四部分变得有整合,有详略,有生成,时间上可把握,且体现了语文课堂的工具性。

把文章读出情味是本节课的第二难题,这一难题可通过安排多种形式的阅读来解决。

《昆明的雨》的教学主要让学生感受散文的特点,本节课用填写诗歌的形式让学生跳读,寻找承载作者思念的人、事、景、物,再让学生朗读小诗体悟情感。

《故乡的食物》让同学们默读文章,圈画咸菜慈菇汤在色香味上的特点,再结合全文分析作者为什么以一道“黑暗料理”作为故乡食物的代表,体会作者的深情。

带学生写出佳作是本节课的第三难题,这一难题可通过设置情景来解决。

本节课的写作环节承接阅读环节,以老师在公众号中发起“美食中的情味”主题征文比赛为情境,并出示初选评分表,激励学生认真思考认真写作。由于阅读的充分,情境的激励,同学们都有话可写,有情可抒。

解决了第二、三个问题,语文课堂就体现了其人文性。当然,本节课的人文性还体现在本节课美的结构,这美的结构是通过仔细琢磨过渡语,关照课堂内容的起承转合实现的。

以上问题的出现是一次次磨课的结果,以上问题的解决是一次次磨课的成果,在此,要特别感谢国学部给予我帮助,赐予我灵感的兄弟姐妹们!独木不成林,他们是我最坚强的依靠,是我最大的底气!

上一堂语文课容易,上一堂有味的优质语文课很难,本节课虽然获了奖,但我深知还存在不足之处,这不足就是我前进的动力。